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礼赞大师 | 熊佛西: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大众化开

来源:大众文艺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7-1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【学术档案】熊佛西(1900.12.4-1965.10.26)戏剧教育家、剧作家。江西丰城人,1920年考入燕京大学,1924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戏剧和教育。1926年获硕士文凭回国,任北京国立

【学术档案】熊佛西(1900.12.4-1965.10.26)戏剧教育家、剧作家。江西丰城人,1920年考入燕京大学,1924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戏剧和教育。1926年获硕士文凭回国,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主任、教授。1932年赴河北定县从事农村大众戏剧的研究与实验。1938年8月,任新成立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校长。1945年起先后任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教授、校长。新中国成立后,历任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、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院长、上海戏剧学院院长。著有戏剧剧本集《佛西戏剧集》(4册)等,戏剧理论专著《写剧原理》《佛西论剧》等,散文集《山水人的印象记》。

他被誉为“中国的易卜生”,与欧阳予倩、田汉、洪深一同被视为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拓荒者和奠基人。他就是戏剧教育家、剧作家——熊佛西先生。“要是不了解熊佛西,就等于不了解中国近代戏剧教育史。”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,这四位元老的功绩可谓各有千秋,但在戏剧教育上,熊佛西“培育人材的众多、坚持时间之久长,同时代中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”。从1926年留美归国后开始,近40年的戏剧教育人生里,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:在北京主持艺专戏剧系,在河北定县开展农民戏剧活动,在四川办校培育抗战的“戏剧铁军”,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戏剧学院首任院长……他的戏剧教育事业一再被迫中断,但他始终没有放弃,一次次应着时代脉搏而拾起。戏剧即教育,在茫茫黑夜中点燃火焰,让戏剧真正走向大众、鼓舞大众,这样的思考和探索贯彻了熊佛西的一生。

“戏剧不仅是健康的娱乐,而更是一种有力的教育”

从事戏剧的目的是什么?有人认为,戏剧是高雅的艺术,要“为艺术而艺术”;有人则认为,戏剧不过是开心取乐的“玩艺儿”,其目的在于娱乐。但在熊佛西那里,他的戏剧观既不是“为艺术”或“为娱乐”——“为人生”是他走上戏剧之路的基本出发点。

这与熊佛西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。1900年,熊佛西出生于江西省丰城县罐山村。因为家境贫穷,他4岁便开始拾猪粪、打柴火,在长达13年的农村生活里,切身地体会着中国大地上广大农民的苦难。或许也是因为这样,当15岁的熊佛西第一次在汉口看到文明戏的专业演出——那是著名“正生”郑正秋主演的爱国戏《黄老大说梦》,他扮一个老农,悲愤地诉说我国地大物博却因列强欺凌弄得国困民穷——便从此在少年心中种下了“干戏是为了宣传革命,开通民智”的种子。

熊佛西的表演和创作天赋,在中学时代就展露无遗。就读于辅徳中学期间,第一次自编自演的歌颂革命烈士的《徐锡麟》,便在师生之间反响热烈。1918年,湖北闹水灾,学校开展赈灾活动,熊佛西以水灾为题材自编自演了《灾民的呼声》。为了使演出效果逼真,他在临上台前往身上泼了一桶水,浑身湿透地站在台中间倾诉灾民之苦,令观众无不为之动容,仅一次演出就募得三百元赈济款。但是在那个时代,父亲坚决反对他演戏,甚至把他锁在房间禁闭起来。不甘屈服的熊佛西趁着夜色爬窗溜出家门,如期参加为灾民募款的公演。

五四之后,随着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欧洲近代“社会问题剧”传入中国,知识界大力倡导“为社会现实”的新型话剧。澎湃的新思潮也激荡着熊佛西的心。1920年夏,中学毕业后瞒着父亲出走的他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新文化运动发源地——北京。求学于燕京大学的三年,除了完成学业外,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投身于当时知识界轰轰烈烈的戏剧运动。1921年,他与沈雁冰、郑振铎、陈大悲、欧阳予倩等十三人一起组织我国现代话剧史上第一个戏剧团体“民众戏剧社”,明确提出“为人生”的戏剧观:“‘当看戏是消闲’的时代,现在已经过去了。戏剧在现代社会中,确是占着重要的地位,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个轮子,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……”

1924年,一次机缘巧合下,熊佛西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深造,师从美国现代著名戏剧大师马修士教授。当时哥大的留学生济济一堂,熊佛西的同学里有闻一多、罗隆基、梁实秋、余上沅、赵太侔等等,这些心有远梦的年轻人一起畅谈国事和艺术,立下“愿以毕生全力置诸剧艺,并抱建设中华国剧之宏愿”。尽管远离国土,他的心却始终为祖国的命运所牵动。看到身边一帮“不学无术、数典忘祖”的“洋博士”,他以近乎闹剧的形式写下《洋状元》,“以期唤醒国内一般迷信留学生的迷梦”;1925年“五卅”惨案爆发后,他愤然写下《一片爱国心》,对帝国主义和卖国政府表达强烈抗议。这部剧作问世后轰动一时,出现连演400余场的盛况。

文章来源:《大众文艺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wyzz.cn/zonghexinwen/2020/0716/387.html



上一篇:川渝地区脱贫攻坚奔小康大型主题文艺展开启2
下一篇: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开展剪纸培训直播活动

大众文艺投稿 | 大众文艺编辑部| 大众文艺版面费 | 大众文艺论文发表 | 大众文艺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大众文艺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