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大众文艺》栏目设置[05/29]
- · 《大众文艺》收稿方向[05/29]
- · 《大众文艺》投稿方式[05/29]
- · 《大众文艺》征稿要求[05/29]
- · 《大众文艺》刊物宗旨[05/29]
文艺评论 | 汪政:文艺评论如何成为与大众互动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批评工作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具有很强的时代性。 《性发展》中,特别指出要“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,推出更
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批评工作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具有很强的时代性。 《性发展》中,特别指出要“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,推出更多文艺微评、短评、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”。 《指导意见》在对平台建设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时,包含了一个基本判断:我国文学批评形式要丰富多样,不能落后于新技术、新媒体的发展。
文艺评论界对于如何与时俱进,加强文艺批评的实效性,各有自己的理解。但是,当这些问题的讨论仅限于批评家本身时,它们的深度和传递性是不够的。
新世纪以来,网络艺术、短视频、微电影、电脑艺术、新街头艺术等等,都是人们为了表达新环境下的新生活而创造的新艺术。评论也是如此。有了文学创作,就会有文学观众,有了文学观众,就会有审美欣赏和评价。这种审美欣赏和评价就是文学批评。不管是什么形式、由谁产生、发生在什么地方,文艺观众对文学创作的所有看法和判断都有其理由和标准。法国评论家蒂博在《文学批评的六种解读》中说,文学批评首先存在于读者阅读后的讨论中。他引用另一位法国评论家圣伯夫的话说:“巴黎真正的批评在于谈话。正在进行中”。 Thibodet 继续补充说,这种自发的批评也“存在于语言替代品中,例如信件、日记和个人笔记”。这种自发的批评不仅在空间上广泛分布,而且在时间上也有体现。出于即时性,显然这是一种“日常评论”。只要艺术欣赏每天都在进行,那么批评就必须每天进行。当前的文艺观众受教育程度较高,新技术、新媒体为人们的艺术审美和接受反应提供了如此广阔、多样、快捷的空间。然后可以通过“每日评论”来进行观众的自发评论。更改为“每小时评论”。因此,批评不仅是一种专业的艺术鉴赏,更是一种艺术被接受后的自发反应行为。后者可以并且始终与现代学术规范和学科之后的文学批评并存,并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
我们可以在茶馆、餐桌、地铁和写字楼里听到“文学批评”。在现在的生活空间里,随处可见休闲书籍杂志、动漫游戏、电视剧、电影频道和流行音乐。文艺的地方越来越多,尤其是移动终端,让文艺的接受变得无处不在,无处不在。经常有畅销、热映、流行的文学作品。这些都是公开讨论的对象。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,都是简单的、直接的、偶然的、经验的、口语化的、支离破碎的文艺评论,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、随时被打断的语言现象。谈某部网络小说,谈一部热播剧中人物的命运,谈某场演唱会,批评自己城市的景观设计和街头雕塑等等,都是一方面在艺术上的交流。问题,另一方面,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可以说,这种交流并没有太多的艺术批评理论内容,也不一定达成审美共识。然而,没有哪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像今天这样具有如此广泛的传播能力、覆盖面和渗透力。没有哪个时代的讨论像今天这样流行,它已经成为一种公共传播。我们的文学批评家难道不应该注意这一点吗?正是在这些讨论中,社会风尚、时代品味和受众需求被非常及时、生动、丰富地呈现出来。
实际上,自发的文学批评不仅存在于这种口头形式,而且在新技术、新媒体时代,它们同时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呈现和传播。随着文学生活越来越丰富,文学艺术的评价方式也变得多样化,如各级奖项、文艺作品排名、视频弹幕、阅读频道、读书会,以及微信、微博等。 、发帖、评论等等,这些都应该包括在文学批评中,是很接地气的文学批评。
综合媒体时代,文艺批评要与时俱进,即“破圈”,跳出文章作品的标准,跳出行业报纸和传统媒体一样,从学术界出来,从体制里出来,从精英专家的职业里出来,从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里出来。 《意见》称,“促进专业评审与公众评审有效互动”。互动的前提是认识并承认“热门评论”的存在。同时,专业评论家和专业评论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让自己在新媒体中拥有更多,充分利用媒体传播形式多样、速度快、更新快的特点和优势。在新的科技环境中频率、受众广泛,让我们的声音能够传播得更广,产生更多的影响,从而产生更实实在在的效果。
这种进入新媒体不是为了照搬传统的评论结果,而是为了适应新媒体来改造评论话语。我们无法想象在抖音和快博上转发原始长篇评论,也无法想象在电视和许多互动平台上大声朗读我们的学术论文。为什么这些新平台会这样运作?为什么是这样的速度和长度设计?这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,是经过心理学和传播学检验的设计框架。在这样的框架中,我们需要的是另一种形式的话语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必须发展真正的互动,这必须基于内容和主题。这些话题是如何产生的?它需要什么样的研究?在接受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,话题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?我们如何面对公众评论的意见、问题和争论?新技术、新媒体语境下的评论话语需要我们的核心观点和价值观来引导我们,并检验我们能否将这些观点和价值观转化为新媒体的话语形式,成为一种共情的互动方式与公众。
文章来源:《大众文艺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wy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907/1350.html
上一篇:精灵梦叶罗丽动画片文艺情怀和商业化的碰撞,
下一篇:文艺创作必须破除“唯流量论”